不銹鋼鋼管企業在壓縮成本和創新中徘徊
時間:2016-06-10 15:45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 點擊:
次
在不銹鋼整體下跌的大環境下,市場需求停滯不前,不銹鋼鋼管企業開始思考這次持久而深刻的金融影響。經濟學家對這個叫做工業產能過剩,以閥門企業為例,總共只有百分之70開業,另外百分之30閑置或者停產。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。市場產能還是過剩。供大于求。
在一些閥門企業,企業主開始考慮到壓縮成本來控制整個制造的成本,以一臺不銹鋼球閥為例,首先是鑄件(毛坯件),然后再是人工,然后再成品。那我們來分析一下怎樣壓縮成本。鑄件(毛坯件):DN50球閥的標準毛坯鑄件是10公斤。304的材料標準的是0Cr18Ni9,一個鑄件你可以減少閥體壁厚來減少成本。溫州好輕的一臺DN50球閥毛坯是到5.5-6公斤?;蛘吣憧梢詼p少304的鎳含量或者Cr含量。但是,這樣做已經違背了產品剛開始的質量原則。但是無論減少閥體壁厚或者閥體材質是不可娶的。人工:因為閥門屬于不標準體。有一些很難再數控車床上完成。必須要在普通車床上完成。一個精車工的工資是4000元以上。無論你如何減少,人工是下不來的。顯然,在減少成本的可行性上面是做不到的。無論在減少壁厚或者材質上都保證不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。
至于創新,除非一些低成本的對自有設備進行改造。如購置德國或者日本高端的設備,那對小企業來說根本沒有這個實力。一臺數控設備動輒幾十萬或上百萬。一個企業的年產能力也就1、2百萬。無法承受這么大的成本。國家和政府一直在叫喊轉型 升。但是,筆者只能說以溫州來看,短時間是無法達到的。大部分企業是沒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來完成設備和人員的更新。
危機總是伴隨著機遇。筆者從自身所了解的信息分析得到。做一個企業,以前都是喊“百年大計,質量第一”。盡管中國人停留在口號上,而西方國家已經把質量植入到內心。寧愿延遲出貨,也必須保證產品的質量。但是中國企業依舊喊了幾十年。中國人學蘇聯、學德國的技術,但是學不到嚴謹的對待產品。